简介:产品经理与互联网产品的本质2014 年 1 月,微信支付发布后第 4 天,海均(职人社创始人)拉了一个产品经理群 —— 第一时间测试如何用微信红包拜年。后来,这个群一直保留了下来,至今快 5 年,但依然异常活跃。后来 ...
产品经理与互联网产品的本质2014 年 1 月,微信支付发布后第 4 天,海均(职人社创始人)拉了一个产品经理群 —— 第一时间测试如何用微信红包拜年。后来,这个群一直保留了下来,至今快 5 年,但依然异常活跃。后来,群成员判官(@李泽澄)想写一本关于产品经理的书,他就在群里邀请大家把多年做产品、创业的感悟,浓缩成为一句话,写在每一页的下方。现在,书籍已经出版。我们整理了这些产品经理与创业者们的金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产品经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黄海均,职人社创始人顶尖产品经理和创业者的使命,是发现结构性的新机会,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动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力量,达成目标,创造新价值。@张涛(hidecloud),神策数据副总裁,曾任豌豆荚、AcFun、映客产品总监从业以来最大的感触是,不要对未知感到恐惧和焦虑。因为对于个体而言,机会和成长全都来自于对未知的探索。比别人更早搞清楚这些未知,就能提升你的职业加速度。张涛在职人社的文章分享:AKB48为何这么火?探秘48G及粉丝社团的运营法宝@范冰,《增长黑客》作者,增长官研究院创始人当你尚在职业生涯的能力构建阶段,如果有机会坐上火箭,就不要介意在哪个位置,先坐上去再说;当你开始寻求更辽阔的天地和旷世的宝藏时,最好拥有一艘自己的海盗船,而不是为别人掌舵。@量子,阿里巴巴产品专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深度思考,形成一套输入并处理信息的方法。这是一项修炼,也是一位中年产品经理的自我要求。@彭珊,某司增长产品总监,曾任微博 UG 产品策略负责人从事产品工作多年,有几点感触:1)不要给自己设定边界,有时候做好一个产品,除了产品能力,还需要具备市场、渠道、运营等综合能力,技多不压身,产品经理是一个复合型职业;2)保持和外界的连接,不断学习、进化、迭代。3)前辈讲过的令人深有感触的一句话: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与大家共勉。@张卿,垂衣联合创始人大方向明确之后,拥有好的「节奏感」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到达彼岸。跑完马拉松、设计产品上线、推动团队目标达成,带领公司走向新的里程碑,背后都是「节奏感」。什么时间点,需要什么人参与,需要多少资源加入,如何进行组织和分配,下一个节点的条件是什么,对这类问题不轻松的思考,会让事情看起来轻松地发生。@李鸿君,京东产品经理一个优秀的产品必备的两种基础品质,是要拥有强大的自驱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他如洞察力、创造力、同理心等能力都会由这两者衍生。只有知道如何衡量一件事,你才能知道怎样成长,才能知道产品经理该如何进阶。@布棉,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互联网行业,产品、运营、商业等都做过,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人才核心体现的是专业和职业,专业是指你的业务能力,而职业则是你的沟通方式。如果你想跟着互联网的节奏持续成长,那么你就必须不断地通过学习、挑战业务去提升业务能力,然后和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陈刚,懂球帝商业产品副总裁、前豆瓣和百度资深商业 PM做产品,尤其互联网产品,让我觉得生在了一个最好的年代,一个像武侠小说一般的时代。我们在江湖里,身边不断地出现天赋异禀的奇才,后来居上的门派,不断更迭的武林盟主……陈刚在职人社的分享:解密商业产品经理:让他们去改变世界,让我们来赚钱@刘亚平,陌陌产品副总裁、前映客和豌豆荚产品 VP在今天的互联网上的产品竞争,已经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的,传统的「单点突破」只能给产品带来一时的竞争力,而要长治久安加宽护城河,需要你的产品在每一个维度都没有明显的短板,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这样就对每一个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地更新、升级,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栈,同时对用户保持敬畏之心,对世界保持好奇心。@elya,TOPX 体验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创造有价值的、有用的、可行的产品体验。@戴丽丹,今日资本执行董事、百度前资深产品经理如果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看作一个Business,我喜欢 Peter Thiel 的理论:「没有竞争的生意是最好的生意。」换句话说,职场上越活越「轻松」的关键是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反之越活越累。当然,对于创业者来说,「创始人」本身就是最不可替代的角色。@汪静姝,「ONE·一个」产品运营 VP作为产品人,「思考」是最重要且最根本的竞争力。通过独立思考,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探究这个世界,把自己锤炼成自己手中最有力的武器——与所有立志成为优秀产品人的读者共勉。@程亮,潘帕斯科技创始人、前京东 POP 产品机构负责人如何能够突破自己?想得太多,做的时候犹豫。一天一天蹉跎了岁月,浪费了时间。职场上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其实就是要有一种不怕外界质疑的倔强,要有每天能够进步一点点的勇气,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一直在泥泞崎岖的道路上行走。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往往脚踏实地地迈出第一步时,所有的东西,就已经悄悄在路上了。@李翔昊,Wonder Workshop 中国市场总监,前职业社交产品「会会」创始人对于大部分做产品设计师工作的「产品经理」来说,要完成从用户→行业→商业思考境界的提升,需要大量多维度的学习和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励志成为真正产品经理的同行们。@朱老板,自由职业者,设计顾问在以前的设计生涯中,我和无数的产品专家合作过。称职的产品经理与我分工合作互不惹麻烦,优秀的产品经理则帮助我拓宽视野、理解策略和逻辑。茅塞顿开之际我想,或许这中间的差别就叫作「觉醒」。后来这些优秀的人们都创业了,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论,每次交流都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很羡慕做产品的人,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适合创业,如果他们没在创业,那也总会有一天走在创业的路上。@琉森,腾讯高级产品经理在初创团队做过 3 年运营,接着在腾讯做了4 年产品。越来越觉得运营是越做越热情(用户情),做产品是越做越冷静(断舍离),从业产品经理越久,进阶越深,常在冰火之间交替感受,你就会发现,产品和运营之间的界限就越模糊,最后你什么都经历过,然而却总会有自我怀疑冒出,觉得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产品经理,就是这样矛盾的一个职业。@高欣艺,链家网 MLS 中台负责人,前豆瓣 FM 创始产品负责人、凤凰网产品总监产品,最后考验的是对人的理解。不管是 2C 还是 2B 的产品,都是对人的各种欲望进行规划和管理。可惜的是,产品入门总是从术开始,人们欣欣然地钻进交互细节、转化漏斗、项目管理的具体知识里去,减轻了焦虑,但是现实常常会打人脸。「理解用户」绝不是空话,只是太抽象,背后的路径又太因人而异,因产品而异,让这个原则看起来很假大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妨多问问自己,真的理解产品使用者,各个利益方的原初动力吗?@盗盗,Wi-Fi 万能钥匙产品总监创业者不要再拿小而美孤芳自赏了,即便是最小的可执行产品,设计之初也一定是隐秘而伟大的。基于公司的愿景,产品经理需要以此为基础设计宏大的产品世界观。简而言之,在产品架构阶段,我们不仅仅需要满足当下的需求,更需要基于愿景、甚至迎合估值去设计产品的轮廓,明确未来大应用、大平台的方向。或许从 0 到 0.1 的这个过程走得异常纠结,0.021 0.034 0.017 0.081 0.062……但至少做到了早几年比你的竞争对手更深刻理解自己所做事业的竞争壁垒、产品架构、商业模式、交互设计等。@汪飞,BOSS 直聘产品总监产品经理的迭代如同产品的迭代:知自己(准确评估自己的需求)、跟对人(追随彼此认同的强者和团队)、做对事(从事赛道空间大、网络效应强、模式壁垒高的任务)。@王俊煜,创办了轻芒、光涧实验室和豌豆荚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过程。我自己创业了几年,回头看看其实最大的体会是,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学的时候学校常说要全面发展,但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创业,最多只是做到短板不太短而已,而真正能产生影响的还是你的长板,长板又和你的激情所在有关。所以我的合伙人常说,用人所长,是这个道理,也是最难的事情。王俊煜在职人社的分享:创业6年,王俊煜首度对外分享OKRs目标管理心得 △ 图片来源于 pixabay @稻草,前虾米音乐产品总监优秀的产品人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归因」与「赌性」。归因是你明确知道这件事为什么成为什么败?赌性是知己、知彼、知趋势、知环境后敢于 ll in 或 pass 的能力。@Lebanner,熊猫TV产品副总裁,前豌豆荚、豆瓣资深PM相比拙劣的产品经理,优秀的产品经理能让项目的成功概率提升 100倍——从万分之一提升为百分之一。Lebanner 在职人社的分享:熊猫直播产品VP:我的十年社群产品经验谈@尚文欢,房极客联合创始人10 年交互转产品,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更好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实现用户价值。前人步履蹒跚总结的丰富经验,让我们这一代从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何在特立独行的同时做到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是古典互联网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李婧 (Amy),艾体验 AIUX 创始人创业的过程好比一场修炼,让人可以更深刻地思考,更坚强地面对任何突如其来的挑战与问题。@韩知白,探探用户增长及国际化业务负责人对于选公司,我一直相信年轻人投的票。刚回国时,身边无一妹子不用美图,而美图彼时还是一个偏居厦门估值不到三亿美金的公司。从厦门回到北京的时候,发现身边比较潮的孩子每天都在滑探探,就觉得这个产品留存不会差,能成。还有太多这样的例子:bilibili、抖音等。孩子们的世界离主流投资人的圈层有点远,公司容易被低估。韩知白在职人社的分享:
△ 图片来源于 pixabay @xklxkl,爱因互动产品合伙人工作多年,从工程师变成一名产品经理,现在也经常做些运营、市场甚至销售的事情,不敢给自己画框,都说产品经理什么都不会,所以什么都要会一些。从古典互联网转到了人工智能这个几十年来起起伏伏的上古领域,AI 距离人们的理想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与很多产品经理面对 AI 这个高技术门槛领域恐慌性认知不同,可见的时间内这段路算法与工程只提供关键材料与工具,如何辅助还看产品。@龙俊洁,Face++ 产品经理这个行业最有趣的一点,在于不断地变化。即使自己做过最好的产品,深度使用过非常多的好产品,也不敢自称是一枚优秀的产品经理。正是这种危机感、饥渴感,让自己感受到跟随时代在向上成长——来自一名从 PC 端到移动端,做过系统安全维护,现在从事 AI 行业的产品经理。@huiter,SENSORO 产品总监这几年创业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友商间的竞争有时候非常短暂,经常大家跑着跑着就不在一个赛道上了。其实,除了公司的规模与资源不一样,决定性的差距最后还是出现在认知上。huiter 在职人社的分享:产品设计师的入门手册@张弦,Keep 数据用研增长前负责人在职场中,这些年最大的感悟是要适时地切换视角,尝试对同一件事从不同职能角度来理解,从中找到最优的空间和共赢点。并且利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和用研的信息来辅助判断,形成有说服力的结论。当一个结论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足够有说服力的时候,既减轻了别人的决策压力,也给自己积攒了足够的信用,你会发现,在组织内部推动事情会越来越顺。将来越来越靠近决策上游的时候,这样的习惯也会让自己更有信心。张弦在职人社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