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前身是历史名邑巴县,商代时巴人就在此立国建都。1994年12月撤县建区,成立巴南区。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部,属主城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截止2013年底,巴南区辖8个街道、14个镇,面积1825平方公里。2010年,巴南区常住人口为918692人。巴南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鱼洞乌皮樱桃、五布柚等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南温泉、北温泉、圣灯山国家森林等景区景点。
西周至战国,属巴国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隶于巴郡。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年)又改垫江县为巴县,并废枳县入于巴县,属楚州巴郡。隋代,属渝州巴郡。唐朝,属渝州南平郡。宋代,先后属渝州、恭州、重庆府。元朝,属重庆路。明清时期,属重庆府。民国初期,由重庆蜀军政府直辖;民国2年(1912年)属川东道(后改为东川道);民国17年(1928年)属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川东区巴县专区,后属璧山专区,1951年1月改属重庆市,1953年2月划属四川省江津专区,1958年11月重新隶属于重庆市。1994年12月,撤县设区,为重庆市辖近郊城市区。
位置境域
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部,跨东经106°26’2""-106°59’53″、北纬29°7’44"-29°45’43"之间,东西最宽处51公里,南北最长处71公里,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东与涪陵区、南川区接壤,南与綦江区相连,西与江津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毗邻,北与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长寿区交界。
地质地貌
巴南区地处长江南岸丘陵地带,地质地貌形态多样。从西向东形成有石马向斜、南温泉背斜、樵坪向斜、龙岗向斜、石油沟背斜、明月峡背斜、太和向斜、姜家背斜、清和向斜、丰盛背斜10个向斜和背斜。区境内出露的地层多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第四纪3个纪14个组(层)。境中地势南高北低,起伏甚大,北部边缘的麻柳嘴镇华光村冉家湾海拔154米,为区的最低点,东南边境的石滩镇方斗山海拔1132.60米,为最高点。海拔500-1000米之间为低山地貌,依其构造分为背斜低山和向斜低山,境内除少数海拔高的山头外,一般均为1000米以下的低山,有云篆山、燕尾山脉、樵坪山、白庙子山、天井坪山脉、桃子荡山脉、茶坪山脉、丰盛山脉、石油沟山脉、太公山山脉、石岭岗山脉11座山和山脉。海拔200-500米之间为丘陵地貌,广泛分布于境内各个向、背斜问,分为低丘、中丘和高丘3类。海拔200米以下为河谷地貌,除河床外,其地貌组合主要有江心岛与沙洲、湿地和河漫滩3种类型。
气候特征
巴南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年日均气温18.7℃,极值气温-1℃-40.8℃;总降水量1000-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7月;雾期60-90天,日照1100-1300小时;无霜期在300天以上。
河流水系
巴南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主要有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鱼溪河、双河、鱼藏溪、黄溪河、孝子河等河流,流域面积1702.24平方公里,其中五布河流域最广,由干流和芦沟、鸦溪河、二圣河3条支流组成,流经接龙、姜家、东泉、木洞等镇,在木洞镇汇入长江,流域面积774.03平方公里,总长337.65公里。
名优特产
鱼洞乌皮樱桃鱼洞乌皮樱桃,巴南区特产,果实中等大,果皮厚,果肉淡黄色。初熟时果皮鲜红色,充分成熟时果皮紫红乌亮,故名乌皮樱桃。鱼洞乌皮樱桃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五布柚五布柚又名五布红心柚,果面光滑,果色橙黄,顶部广平,具环印,皮较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五布红橙五布红橙为巴南区特产。清光绪年间由广西传入五布镇,因最先种植于五布,且果肉淡红,得名五布红橙。1989年,五布红橙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优质水果。
景区景点
东温泉东温泉位于巴南区东温泉镇,在五布河畔,是重庆著名的市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南温泉南温泉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在花溪河畔,是重庆著名的市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云篆山云篆山位于巴南区鱼洞街道,是重庆老“巴渝十二景”和“巴南新八景”之一,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龙湖金龙湖位于巴南区石龙镇,湖面3500余亩,是重庆市主城区内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
圣灯山圣灯山位于巴南区跳石镇,是国家级森林公园、AAA级旅游景区,有“川东小峨嵋”之称。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rzxsoft.cn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rzxsoft.c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