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图书馆创建于1947年,拥有馆藏300余万册,是中国抗战时期出版物收集最全、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图书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古籍线装书收藏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图书馆以及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 重庆图书馆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重庆市主要的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重庆图书馆2009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免费开放,打造了重图讲座、重图展览、太阳花少儿读书活动、视障人士服务等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截止2012年末,在重庆市街道、社区、学校等场所开设图书流通点47个。积极打造“两会”专题服务,连续3年入驻两会现场为代表委员服务。实现了主城“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开通了重庆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流动服务车、RFID自助借还系统、数字云阅读体验室、人机互动体感阅读设备等服务。1945年5月,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议案,为纪念同年4月12日逝世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反法西斯作战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功绩,决议筹设“国立罗斯福图书馆”以永垂纪念。1946年9月,蒋介石明令国立罗斯福图书馆设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即是重庆图书馆的前身。1947年5月1日,“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对外开放阅览,有藏书10万余册。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文教部指示“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更名为“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并指出今后的服务方向应面向工农兵群众。1955年5月,原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原重庆市人民图书馆、原重庆市北碚区图书馆三馆合并,组成“重庆市图书馆”。“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使重庆图书馆各项工作受挫,事业受阻。1987年,重庆市图书馆更名为“重庆图书馆”。1997年重庆直辖后,中共重庆市委、市府把加快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2000年制定“十五规划”时,即规划了新的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等5个文化建设项目。2003年7月4日,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决定集中财力,投资45亿元建设重庆图书馆等10个具有功能性、标志性的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2003年10月,重庆图书馆重建项目在市计委正式立项。2004年12月29日重庆图书馆新馆奠基。2007年6月18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天大道106号的重庆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市民开放。重庆图书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为3亿元人民币,馆内设有中文图书、报刊、地方文献、民国文献、古籍、联合国文献、外文文献、电子文献等借阅室及为少儿读者、视障读者专门设立的借阅室,有阅览座位1869个,信息点1717个。设有两个设施先进的报告厅――416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和2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此外,还有800平方米的展览厅、多间教室,并附设有餐厅、宾馆。[2] 重庆图书馆有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开放的公共阅览区域、安全的公共区域、私密区域,三者围绕着一个景观庭院,透过临近的阅览室和休闲区可以看到庭院里美丽的景色。馆外墙使用玻璃和石头两种设计元素,用以区分图书馆的公共区域和安全区域。玻璃外墙的公共区域面对凤天大道,对室内的读者及路上的行人都是通透的。一条宽阔的通道,将图书馆的公共广场与公共阅览区连接起来。石头砌成的书库和服务区,给图书馆的收藏以足够的安全保障。特色资源
珍贵古籍重庆图书馆收藏有宋代以来的古籍线装书532342册,其中收入《全国善本书总目》的有3707种,55632册,内有孤本和稀见本424种,包括《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山谷老人刀笔》、《清江贝先生文集》等珍贵古籍,古籍线装书的数量和质量均列中国西南地区首位,在中国位居前列。 联合国文献从1999年起,重庆图书馆成为联合国文献完全托存图书馆,开始收集涵盖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的全部文献资料。联合国文献泛指联合国及其下属的专业机构(亦含附属机构)出版的所有会议记录文件和图书资料。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文件三个部分。图书主要包括联合国出版的年鉴、专题研究报告、条约汇编、各会议及专题议论会记录、索引和各个专业机构出版物等,按主题主要分为十七类。期刊主要是指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专业机构和其它独立组织出版的期刊,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截止2012年末,重庆图书馆有联合国资料20余万册(件)。民国文献重庆图书馆收藏有十几万册民国文献,包括民国时期图书7万多种,10余万册,其中抗战版图书有27000多种,6万多册。民国时期期刊5000余种,20000多册,民国时期报纸300余种,7000多册。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学和体育各个领域。其中民国时期政府出版物的收藏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公报、会议纪要、法令法规以及议会、国会、旧政协、国民大会、国民党各军事机构、国民党党务方面的重要文献;国民党政界、军界要人的传记资料等,尤其是大量的、尚未公开出版的油印本内部资料,史料价值很高。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收录了自1950年以后重庆地区正式出版和内部发行的图书资料及报刊,以及自1911至1949年收录的民国时期的151万余条数字文献。工具书
重庆图书馆拥有工具书藏书3万多册,入藏的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类百科全书、年鉴、字典,辞典,手册、机构名录、人物名录等;部分国家标准、专利、西文工具书、日文工具书等书籍供读者阅读。外文报刊
外文借阅区外文报刊有130余种,约9000册。外文图书入藏6万多册,出版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文种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和德语。外文新书1500册左右,出版时间均在2000年后,文种英语,内容均涉及到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教育、艺术、历史、法律、军事、自然科学、医学等各方面。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rzxsoft.cn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rzxsoft.c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