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是中国重庆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于2004年11月6日开通。截止2013年底,运营线路已有5条,运营里程突破160公里,日最高客运量突破百万乘次。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是中国首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重庆主城区地理条件复杂,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采用以下两种制式:跨座式单轨,应用线路有2号线、3号线;钢轮钢轨铁路,应用线路有1号线、6号线、国博线。两种制式在建设成本,适宜环境,噪音控制,速度运力等方面各有不同。2004年11月6日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不仅是国内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11年开通的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是山城重庆开通运营的第一条地铁线路,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是国内第一条跨越长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如今已开通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国博线,总长168公里,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
运营中线路
线路 区段 标识色 长度(公里) 车站(座) 制式与编组 通车时间
1号线 小什字—大学城 石榴红 36.7 21 6B 2011年7月28日
2号线 较场口—新山村 森林绿 19.1 18 单轨4,单轨6 2004年11月6日
3号线 鱼洞—江北机场 琉璃蓝 55.6 39 单轨6 2011年9月29日
6号线 五里店—北碚 谦粉红 45.2 16 6B 2012年9月28日
国博线 礼嘉—悦来 谦粉红 12.2 3 6B 2013年5月15日
总计     168.8 97    

1946年—1989年

1946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建设高速电车。拟建三条高速电车线,建设标准采用每米重47.77公斤的钢轨;轨距为1米;最大坡度9%;弯度最小半径80米;主城区车速25公里/小时,郊区45公里/小时;车辆长8米,宽1.8米,双电机,每台分别为35马力;带拖车,每列乘240人;初定10分钟发一班,三线每天总运量约10万人次,部分线路在地下。

线路 途经站点 长度(公里)
甲线 龙门浩—小什字—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李子坝—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 14.75
乙线 龙门浩—烟雨堡—大坪溪—二塘—董家湾—刘家湾—南温泉 19.49
丙线 龙门浩—石坎—大田坎 6.9

1958年,“重庆市市中区地下铁道工程队”成立,拟对原有防空洞进行拓宽、加固,并新挖从十八梯到临江门的地下隧道,工程在进行了一年多后停滞。1960年《重庆市城市初步规划(1960一1980年)》:提出“直通与环状”线网布局的“地下快速铁道线网”,以市中区为核心,将新牌坊、小龙坎、杨家坪、石桥铺、两路口等地区串联起来,总长约100公里。1965年,再次成立“重庆市中区地下铁道工程处”,工程处共分4个工程队,共有1000余人,1966年下半年,工程再一次瘫痪。但工程基本完成了市中区的地下隧道网:千厮门、望龙门、中华路、十八梯、兴隆街、枣子岚桠、燕喜洞部分贯通。至1971年,工程处被迫停工解散,修建的隧道移交人防部门。1983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年)》:提出建设“地下铁道”,由朝天门至杨家坪,沿途经过较场口、菜园坝、两路口、鹅岭、大坪、谢家湾,全长约12.2公里。现状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走向与这个线路基本一致。该规划提出,菜园坝火车站改建后,由梨树湾经沙坪坝至菜园坝的铁路联络线开行城市列车,发挥轨道交通功能。1988年,曾引入外地商人组建地铁集团投资修建地铁,公司设两路口,并曾开工建设,主要仍是在原人防工事基础上扩展施工。1990年—1999年

1991年《重庆市综合交通规划(1990—2005年)》:该规划提出了南坪—新牌坊、朝天门—双碑、朝天门—九宫庙3条干线轻轨,以及杨家坪—石桥铺轨道连接线的规划方案,线网总长约55公里。如今的轨道交通1、2、3号线走向与其基本一致。该规划基本确定了如今轨道线网的骨架雏形,并对轨道线路的断面流量进行了预测。

线路 走向
朝沙线 朝天门—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大坪—石桥铺—沙坪坝(远期延伸至双碑)
朝新线 朝天门—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大坪—杨家坪—马王场—新山村(远期延伸至九宫庙)
新南空客线 新牌坊—南坪(适时延伸至四公里)
杨石连网线 杨家坪—石桥铺

1998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在1991年综合交通规划基础上,保留了朝沙线,调整了朝新线半岛地区走向,将新牌坊—南坪线北向延伸至江北机场,将杨家坪一石桥铺连网线东向延伸至四公里,增加五号线由童家院子—冉家坝—高家花园大桥—杨公桥—上桥—中梁山。轨道线路总长约119公里,线网密度约0.36公里/平方公里。2000年至今

200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较场口至动物园段全面开工。该工程被列为国家西部开发十大重点工程,并于2001年4月获得由日本政府提供的政府间发展援助(ODA)27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9.92亿元)贷款,还款期为40年。2004年11月6日,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大坪至动物园段的观光列车,在逐步增加站点、增加班次、降低票价后,于次年6月18日正式运营。重庆进入轨道交通时代。2003年《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2—2020年)》和2007年《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格局扩展为“九线一环”,此线网骨架承袭了1998年总体规划轨道线网结构,总长约522公里,线网密度约0.66公里/平方公里。2007年4月6日,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二塘至龙头寺段开工;同年6月18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朝天门至沙坪坝段开工。1号线的小什字至两路口段有约2.7公里的里程利用了之前修建的防空洞以及地铁隧道。2011年6月18日,轨道交通1号线首段较场口至沙坪坝段通车,重庆轨道交通进入换乘时代;同年9月29日,轨道交通3号线首段两路口至鸳鸯段通车,重庆轨道交通初步进入网络时代。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rzxsoft.cn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rzxsoft.c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