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之前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他是如何用如何用增长黑客思维,然后13天收获2,000+高质量简历。enjoy~时间回到2017年8月1日,上午11:23,当时我还在工位上撰写需求文档,公司内部IM工具推送了一条关于校 ...
本文作者将结合自己之前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他是如何用如何用增长黑客思维,然后13天收获2,000+高质量简历。enjoy~ 一、需求分析首先简单分析下两端的需求,一是学生端,二是企业端。1. 学生端
二、选择流量池论坛、贴吧、微博、公众号、微信群、QQ群,朋友圈、豆瓣等,都是可考虑的对象。对比之下,北邮人论坛虽然较为传统,却非常合适。一方面,我作为北邮师兄的身份背景,容易赢得学生信任。另一方面,北邮学生非常活跃,分享精神浓厚,北邮人论坛在互联网圈子具备一定影响力,能够辐射北京地区周边高校、吸引大量优质的学生群体,拥有30万的日PV,渠道的用户质量也非常高。因此,我选择北邮人论坛作为首发平台。三、激活用户激活用户是指让用户完成一定的行为,例如投递简历。我们已选好流量池,至少能够让一部分用户看到内推信息。但怎么才能激活他们呢?我主要做了3处设计:
四、冷启动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论坛上的新帖数量众多,当我们把帖子发出去之后,基本上是石沉大海。尤其是作为一个招聘帖,关注度远小于趣闻、八卦、段子等帖子,学生也没有评论和顶贴的欲望,非常容易被其他帖子替代。因此,冷启动阶段,我主要依靠人力去推动。我快速找了十几位好友帮忙“刷好评”。至少在“毕业生找工作”这个板块,排到了前三。冷启动工作基本完成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些成效,已经收到几十封内推申请邮件。不要小看这部分“种子用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我会介绍如何爆发。五、留存用户看完该则招聘信息,他们可能会收藏、保存内推信息,甚至发送简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持续关注360的校招内推,并充满行动力,才能提高成功入职的转化率,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因为从学生看到消息、提交申请、内推成功、编辑线上简历、参加面试、签约的整个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学生中断招聘流程。经过观察,微信群是一个比较低成本又吸引学生的沟通方式。因此,我以“第一时间打听内推消息、面试经验辅导”等理由,邀请学生加入微信群。我在里面完成了两次培训,帮助大家梳理面试容易犯的错误。这个工作对学生帮助很大,微信群很快就加满了,群内氛围很不错,大家积极讨论,共享信息,例如拼车参加面试。通过这个微信群,我也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痛点和需求。例如,很多面试通知电话、短信,被手机APP拦截了,造成学生接收不到通知,我也第一时间反馈给了校招组。六、引发用户推荐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玩法,在微信生态里,主要依靠用户朋友圈,而传统的BBS主要靠顶贴上热门。这里就需要通过详细阅读版规、询问版主、观察十大热门榜单,摸清楚北邮人论坛的一些规则细节(套路玩法)。例如:
【小福利】由于报名的人太多,在帖子下方评论“内推+邮箱”,我将优先处理抢位的同学,谢谢帮忙顶贴,让更多北邮小伙伴及时看到内推消息。很快,成效就来了。评论顶贴的人数,迅速攀升,两天内达到了近250个评论(对比往期首页热帖,一般评论在50个左右)。连续2天,我的帖子分别排在首页十大热门话题的第2和第3位。我的邮箱也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内推的速度,快赶不上邮件的增长速度。 七、二次传播这是我意料之外,但有情理之中的。由于内推帖子在论坛上霸屏了两天,被校招类民间公众号盯上了。开始有大量了微信公众号大号、小号不约而同地,转发我的内推文案和联系方式。这带来两个本质的变化:一是,后续的10天时间里,邮箱中的内推申请邮件数量暴涨至3,000封,我每天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也难以消化这些简历。以至于,我邀请的360儿童手表部门的一个兄弟入坑,也跟我一起熬夜奋战。如上所述,最终我们经过仔细筛选对比,大约推荐了2,000份简历,将近100位求职者抵达终面。我获得了内推第一名,他获得了第二名。AARRR模型下面,我们用增长黑客的思维,再来复盘一下,使用最熟悉的AARRR模型来剖析:
国内增长前辈张溪梦,曾在一次讲座上提到,产品本身没有打磨好之前,越用力推广,只会越发得到坏的结果。因此,好的产品是基础和前提。360校招内推这款“产品”,在学生群体中,本身认可度就非常高,我只不过做了一点点工作,使得更多的人知道“360校招内推开始了”这个消息而已。我上述的这次小型试验,仅仅是增长黑客理论一处小小的应用。我们再回到增长黑客本身,范冰老师2015年出版的一本《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让国内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新鲜概念。其实早在8年前, Qualaroo 的CEO Sean Ellis 就已经提出Growth Hacker。两年后,Andrew Chen发表的《Growth Hacker is the new VP Marketing》引起行业内的重视。Growth Hacker/增长黑客,通常的定义是:擅长以数据驱动营销、以市场指导产品,通过技术化手段贯彻增长目标,他们深谙用户心理、善于发挥创意、能够绕过技术限制、以极低的成本解决产品早期增长问题。据了解,近几年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招募增长人才。例如,今日头条拥有一个200人的增长团队。“用户增长”,它并不是教给你一个增长技巧,因为技巧被熟知和广泛使用之后,就会失效。“用户增长”实际上是一整套系统性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制定目标、寻找创意、试验、总结盘点、复用方法,进而不断地推进下一个目标。近期,我系统整理了一批最新的增长实践案例,对Growth Hacker感兴趣的同学,欢迎一起探讨学习。如果对各位有价值,我会结合实践,持续为大家分享心得体会,共勉!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