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抛砖引玉,说这句话的人心里想的其实是扔个砖出去,你们老实趴那就行,不用起来,玉我自己来捡吧。经常听到人说,结果导向,管理方法上也很流行。什么是结果?HR或者Boss会告诉你,KPI,完成它。KPI是不是一个好的方 ...
现在公式的左边就形成了,P=?既然是结果导向,一定有一个因子,是代表结果,或者叫目标(Goal)的,我们也简单点,G,就是那个G点。G是怎么影响P的呢?在一个冷酷到底的人眼里,G只有两种状态:你做到了,或者你没做到。也就是0/1。这样0/1的I/O意味着: if G=0 thenP=0elseif G=1 thenP=?end if;如果你没做到,你的P就是0分。如果你做到了,我们再来看。很显然,G是一个乘数因子,得到: P=G*?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你做到了,拿到了第一个1,然后呢?如果一个组织的内部评价,都是一个个0/1,成王败寇,P=G,没有那个问号,有没有问题?对于销售部门,你就是来打战的,养兵就是为了用兵,高风险高收益,当然没问题。对于研发部门呢?当然有。这个问题就是:研发是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过程,投入产出并不会像销售一样直接,也没有公司的研发部门大部分工资是提成。工作内容的持续性、稳定性与成长性,意味着,研发部门的G点并不好找,且不好评价,还有可能经常性的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因此,P还需要其他维度的因子来调和。这里就有一个最小值问题,即当G=1时,P的区间范围是[1,+∞)还是有可能落在(0,1)。基于结果导向这四个字,我偏向于前者,因为这样,钱多。回顾一下,基于上述 P=G*? (G=1)我们来看,问号部分还有哪些因子,或者说有哪些在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是该激励或认可的?我觉得还有两点:
P=G*?在问号里,存在A、C两个因子。且A、C因子互补。在目标达成且A、C同时达标的前提下,需要积极评价结果的引导。可得P=G(1+AC)即,成员评价=目标达成情况*(1+态度表现*能力水平)PS,过程中的0/1取值为过程简化,三个指标可任意取值。以上。本文由 @老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2522407257@qq.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巅云www.rzxsoft.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rzxsoft.cn。 |